500快3登录|500快3登录
500快3登录2024-03-06

国是说法|江歌母亲诉刘鑫案将再开庭!泄露遗照 ,这种行为违法吗?******

  文/赵斌

  近日 ,江歌母亲江秋莲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说 ,最近在网络上流传 的江歌遗体局部照片 ,让她这个失独 的“白发人”再次备受煎熬 。

  死者遗体照片是谁发布 的 ?这么做 是否违法、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

  网上发布遗体照片 是侮辱尸体吗?

  2016年 ,留学日本的江歌在自己东京住所的门口 ,被好友刘鑫(现已改名刘暖曦)的前男友陈世峰杀害 ,年仅24岁。2017年12月20日,日本东京地方裁判所以故意杀人罪和恐吓罪判处被告人陈世峰有期徒刑20年 。江秋莲一直没有从丧女之痛中走出来,她认为刘鑫是有责任 的。2019年10月,江秋莲以生命权侵权为由对刘鑫提起诉讼 ,并索赔两百余万元。

  2022年1月10日 ,青岛市城阳区法院对江歌之母江秋莲起诉刘鑫生命权纠纷案一审公开宣判 。法院判决刘鑫赔偿江秋莲各项经济损失49.6万元、精神抚慰金20万元,并承担全部案件受理费 。

  随后刘鑫提出上诉,2022年2月16日 ,二审一次开庭 ;2022年11月22日,江母诉刘鑫案二审将第二次开庭。

  据江秋莲说,她于11月9日发现亡女江歌遗体手部照片在网络流传 ,目 的 是分析伤痕,以求证明她向公众撒谎 。已逝去6年的独生女遗体照片在网上肆意传播,作为母亲 ,她备受刺激和折磨。虽然目前没有证据证明照片被谁泄露,但江秋莲认为 ,这些照片源自案卷中内容,在两国法院庭审过程中都没有向公众公示过 。她已就此事向警方报案 。

  刑事专家 、首都师范大学法律系教授 、北京市冠衡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肖怡在接受中新社国 是直通车采访时认为,对于民事案件卷宗内容适用一般性保密规定 ,不像刑事案一样有严格的保密限制 。民事案件的证据一般不是通过侦查机关侦破取得,由律师调查取得或者由当事人提供 。但如果涉及泄露国家机密、商业机密以及个人隐私信息 的行为也将会有刑事法律风险 。

  在网上发布遗体照片是否有对死者不敬 、甚至侮辱 的嫌疑 ?

  肖怡认为,侮辱尸体、尸骨 、骨灰罪 ,构成要件要求犯罪对象只能是尸体 、尸骨、骨灰,不能扩大解释为尸体 的照片,即使非法公布尸体照片也不构成此罪,如果将犯罪对象扩大解释到照片的程度将违背罪刑法定原则。但是,如果未经允许公开或披露案卷中涉及的相关内容,造成了死者的姓名 、肖像、名誉 、荣誉、隐私等受到侵害的,涉嫌构成民事侵权,死者 的近亲属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主张权利。

  网暴究竟如何认定?

  江秋莲说,除了这些照片,她还有证据证明刘暖曦一方操纵网络水军 ,对江歌和她进行污蔑、诽谤和攻击 ,各种网暴甚至连她 的代理律师也不放过 。

  江秋莲也表示,她向网络平台投诉后,刘暖曦的相关账号已经被封禁或禁言,但还有相关疑似“水军”的账号依然存在,她正在一步步投诉中 。

  但 是 ,作为一个可以表达观点的公共平台 ,网络上有人对某些事情观点不一致在所难免 ,未必一定就是“水军” 。

  对此江秋莲认为,有的“水军”一个人就有6个账号,难以相信这 是普通网友。还有人为规避法律风险在攻击她时并不指名道姓 ,但评论区里却都知道说的是谁。她已就相关证据做了有效取证 ,认为可以指向有人组织 、操纵“水军”对江歌和她以及代理律师实施网络暴力 的行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认为 ,发布推广虚假信息 ,操纵、利用“水军”的手段本身要承担相应 的行政责任 ;如果谣言给当事人造成损害,也要承担民事责任。另外一方面,平台也有义务识别、治理和打击“水军” 。

  就网络暴力而言,刘晓春认为 ,治理网络暴力是现在的一个新问题 ,因为评论和观点表达 是正常 的网络行为 ,评论与伤害之间 的因果关系认定 、正常评论与网络暴力之间 的边界目前还难以形成清晰界定标准。目前监管机关和平台都在探索以预防为主要目标的创新手段 ,并且已经产生较为明显 的积极效果。

  网络暴力这种行为到底有没有可能触碰犯罪红线?有没有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

  肖怡认为,侮辱罪和诽谤罪是两个不同的罪名 。侮辱罪 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破坏他人名誉 ,情节严重的行为。侮辱行为必须公然进行 ,即在第三者或众人在场 的情况下 ,或者能够使第三人或其他不特定 的人听到 、看到 的方式进行侮辱;诽谤罪的构成则强调故意捏造事实并散布 ,情节严重 的行为。所以 ,如果故意发布不属实、虚构的信息,更符合诽谤罪。司法解释认为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 的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 ,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应当被认定为“情节严重”的情形 。

  如果是有组织地去“诽谤” ,可以适用“共犯”理论,根据实际参与行为的分工 ,无论 是实行 、帮助,还是教唆都可能面临承担相应 的刑事风险。诽谤罪属于亲告罪 ,一般情况下是自诉,也就 是需要被害人去法院起诉 。对于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的诽谤,被害人提供证据困难 的,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提供协助 。

  国 是直通车就江秋莲等提出 的一些疑问,与以刘暖曦名义向国是君发送过民事上诉状等文件 的微信账号联系核实 ,未获任何回应 ;与刘暖曦代理律师联系,回应称“作为代理律师 ,什么都不能回应” 。

500快3登录

房地产供需两端政策全面发力 ,最新定调释放更积极信号******

  日前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媒体采访中对房地产等热点问题再次作出回应 ,表示将努力促进房地产与金融正常循环 。落实“金融十六条”措施 ,以保交楼为切入点 ,以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表为重点,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逐步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过渡 。同时,在消费端 ,他强调以满足新市民需求为重点,开发更多适销对路 的金融产品,鼓励住房 、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 。

  有不少地产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发言进一步打开了房企融资正常化的空间,对未来房地产行业资金流动具有指向意义。

  2023年定调更加积极

  近年来 ,郭树清对于房地产领域言论一直是政策的“风向标” 。

  2020~2021年,防范房地产领域的金融泡沫风险成为郭树清发言中的关键词。房地产调控政策以缩紧为主 ,企业层面“三条红线” 、集中供地等政策接连落地 ,行业“举债扩张”的增长逻辑被打破,房地产去金融化脚步加速 。

  2022年起 ,随着地产市场逐渐“降温” ,政策开始逐渐向稳 。2022年3月 ,郭树清表示,房地产 的泡沫化 、货币化问题发生了根本性 的扭转 。不希望调整太剧烈,对经济影响太大,还 是要平稳转换 。同年11月的金融街论坛上 ,郭树清指出 ,我国仍然处于城市化 的高峰时期和乡村振兴的起步阶段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很大 的增长潜能。

  相较于之前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 ,2023年开年,郭树清此次 “促进房地产与金融正常循环”“鼓励住房 、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等论调更加积极,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 。

  事实上 ,近几个月来,地产融资政策端力度空前。自2022年11月以来,“金融十六条”、房地产“三支箭”等利好政策不断 ,信贷、债券 、股权融资全面解绑。

  中央也多次喊话房地产 ,频吹暖风 。2022年12月14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指出,“房地产 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并提及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 。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较大篇幅谈及房地产相关问题 ,其中 ,不仅部署防范化解短期风险 ,还强调坚持“房住不炒”、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等中长期目标。2023年1月4日 的央行工作会议将房地产纳入了“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这一工作内容中 ,再次强调要“落实金融16条措施 ,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资金开始涌入房地产领域,其中信贷领域规模力度最大 。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梳理,截至目前 ,已有超过60家银行向120多家房地产企业提供意向性授信 ,总额度已超过4.8万亿元,包括但不限于开发贷 、并购贷、按揭贷 、城市更新改造贷等 ,受益房企名单已延伸至民营企业以及地方企业 。

  房地产随之暂时“解渴”,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 ,100家典型房企 的融资总量为1018亿元 ,环比增加84.7%,同比增加33.4% 。

  不过,当下,房地产领域的投资 、销售、融资都还未出现企稳信号。民生证券分析师牟一凌表示 ,由于地产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居民消费的最终趋势、政府用以支持新兴行业的资金来源都与地产的最终走势有关 ,未来政策还有一定打开空间 。

  鼓励地产、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

  对于支持经济发展 ,郭树清表示 ,金融政策要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群体 的收入 ,提高消费能力 。其中强调鼓励住房 、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 。

  1月5日,住建部部长倪虹表示今年将精准支持住房消费,包括对首套房、二套房以及租房继续给予降首付比、房贷利率和增加供给等政策支持。

  近期以来 ,除了在融资端发力 ,需求端全方位促进居住消费良性循环 的政策逻辑链逐渐清晰 :一方面降低首套房贷利率,推动购房刚需入市,另一方面,消除二手房交易阻碍,激活换房需求释放。

  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近期需求端政策松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在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方面 ,基准利率和首贷利率松绑。1月1日 ,房贷利率重定价基准的2022年12月20日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1年期LPR为3.65% ,5年期以上LPR为4.3%,较上年初分别下降15个和35个基点 。

  除基准利率外 ,1月5日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 ,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 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 、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进一步延续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的“9·29”新政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较为低迷、居民住房消费需求不振的情况下 ,预计多数银行对多数客户将实际执行房贷利率下限。未来一段时间 ,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可能在3.5%~4.1%。

  此外,不少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例下调至两成,例如珠三角万亿城市东莞 ,1月6日起发布新政 ,全域购房统一首套首付两成,不分面积段 。

  在限购政策方面 ,2022年12月起 ,南京 、东莞、佛山等多个万亿城市全域放松限购。

  在二手房创新政策方面,包括深圳、广州 、南京在内的32地陆续宣布推行二手房“带押过户”。

  不过,政策连续刺激下,目前市场端的反应相对不明显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 ,开年第一周(1月1日~7日)整体成交面积环比下降45.4%。2022年,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75968.5亿元,同比下降41.3%。

  企稳回暖不会太快

  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考虑到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整出现三大结构性变化——“实物量”跌幅超过“价值量”、开发端跌幅超过销售端 、拿地开工跌幅超过资金端 ,供需两端困难重重,市场企稳回升 的进程不会太快。预计到2023年下半年,房地产消费恢复才能有所加快 。

  德邦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卢哲认为,房地产 的修复链条应该是房贷利率相对下调 ,限购、限售政策放松—销售回暖—房企资金面改善—拿地和新开工好转—房地产投资修复 。上述修复链条目前仍在第一步 ,这一步的传导可能要到2023年一季度才能充分兑现 。

  与此同时,2023年需求侧政策或许还有更多发力空间 。董希淼分析 ,从2022年金融数据看,住户贷款特别 是住户中长期贷款增长乏力 ,是拖累人民币贷款增长 的重要因素,反映出居民住房消费意愿和能力仍然不足 。因此,2023年应着重从需求侧发力 ,进一步提振居民住房消费意愿和能力。

  此外值得注意 的 是,在郭树清此次发言中,还有不少因素将利好地产企业未来发展。

  在发言中 ,郭树清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需要聚焦在扩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给侧改革上 。金融机构将进一步树立“一视同仁”理念 ,公平公正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 。货币政策加大向民营企业 的倾斜力度 ,保持信贷总量有效增长 ,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推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民营房企能否企稳是2023年房地产能否企稳 的关键 。此次货币政策一视同仁的论调,对部分深陷融资困境 的民营房企无疑释放积极信号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500快3登录地图